
“中国文学名家看东莞”系列之“诗意黄江”创作采风团走访灵狮小镇

采风团走访正扬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希望各位诗人作家在黄江采风过程中,从经济发展、社会管理、人文底蕴、自然环境等多个方面,感受一下黄江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山区的小村、小镇发展到全国百强名镇的过程,用诗人的灵性,将它的魅力呈现出来。”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陈玺在诗歌创作研讨会上说道。
金秋十月,天气清爽。由诗刊社、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东莞市黄江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黄江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黄江镇文化服务中心承办的“中国文学名家看东莞”系列之“诗意黄江”创作采风活动,于10月18日上午在黄江举行开幕仪式暨诗歌创作研讨会。一连几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余名文学作家实地走访黄江,感受黄江的自然风光、城市建设以及经济发展,为撰写美文打下基础。
逛绿道走公园
感受黄江之美
10月18日下午,与会文学名家们先后到黄江公园参观了诗词碑林,到黄牛埔森林公园体验绿道、参观百福园。他们在岭南凉爽的秋风中,尽情地感受黄江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途中,文学名家们还对黄江镇的城市品质工程连连点赞。
黄牛埔森林公园自2010年建设以来,已完成17公里环黄牛埔水库绿道(国际自行车赛道6米标准)、黄牛埔森林公园一期景观工程、黄牛埔森林公园二期景观工程-登山步道7.19公里、太阳能路灯649盏、自行车博物馆工程、B3线b段道路改造工程、驿站市政供电工程等建设。黄牛埔森林公园景观定位以山水为基石,以绿道为纽带,融合生态与城市,体现自然与人文,形成以生态保护、观光游赏、休闲健身、文化展示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山水景观带,结合传统自行车运动,凸显运动养生的特色,为黄江镇打造出一张全新的城市名片、体育名片和文化名片。
黄牛埔森林公园的升级改造、打造黄江绿道百福园等建设,是黄江镇近年来城市品质提升的亮点工程之一。记者了解到,仅仅2020年,黄江就投入约8000万元实施10项彩色林建设项目;系统升级17个节点和10座人行天桥绿化带,美化公路路域环境,打造靓丽“街头小景”;彩绘美化246个市政箱,优化城市景观;推进“厕所革命”,投入700多万元新增24座定制环保公厕,改造升级现有公厕,提升便民服务水平;优化黄牛埔、大屏嶂等大型森林公园停车位、公共艺术等配套设施,实现便民服务再提升。
据了解,黄江接下来将继续下大力气优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黄牛埔森林公园提升工程,着力打造集休闲、娱乐、健身功能为一体的慢行步道系统,满足广大群众休闲娱乐需求,打造城市靓丽风景线。整治改造道路周边建筑立面及广告牌,美化视觉空间,提升城市建筑景观风貌。加快推进彩色林建设,打造“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的城市绿化景观,优化城市绿化景观格局。
文化创意
在黄江落地生根
10月19日,文学名家们分别来到东莞正扬电子机械有限公司、黄江灵狮小镇以及金科伟业(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参观。在东莞正扬电子机械有限公司,文学名家们听取公司相关负责人的介绍,参观了生产车间、实验室、志愿者之家等处,详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在灵狮小镇,文学名家们均对文创产品十分感兴趣,认为文化创意与企业产品相结合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黄江镇毗邻深圳光明区,身处莞深融合前沿,一直以来均是各类文化交汇之地。黄江是东莞市现有的5个革命老区镇之一,红色文化基因丰富;全镇共建有13个文化广场,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本地文化共生共融,多元且包容的人文风尚丰富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
同时,黄江发挥产业优势和临深优势,紧盯深圳优质大项目,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承接深圳优质产业外溢,实现重点项目落地开花,取得丰硕成果。这些年来,黄江通过“腾笼换鸟”成功引入领益精密、国泰达鸣、金科伟业、灵狮小镇等优质企业。
“黄江实际上是东莞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发展的缩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作家协会副主席郭建强是第一次来到黄江,但这座城市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郭建强表示,黄江从以前的手工业作坊起步发展为制造名镇,又走上了高质量发展道路,在经济城市化上吸纳了大量外来人口,实现了城市的崛起腾飞,“这是黄江融入经济全球化、走进地球村的结果。”
他还观察发现,黄江人表现出一种有别于大城市的慢生活节奏,“这说明这座城市具备高品质生活的条件,人们可以生活得很悠闲、舒服,有利于精神健康,让人得到全面发展,这意味着这座城市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各方声音】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
黄江变化巨大 冀从中寻找灵感
“东莞是奋斗的热土,充满着激情和理想。这里有成千上万的打工者的奋斗故事,打工文学现象曾经引起广泛的关注,这里是打工文学的重要基地。” 李少君认为东莞是奋斗的热土,充满着激情和理想。东莞以制造业闻名于世,如今更走在了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而黄江则是东莞转型发展的典型。“此次采风活动,我们看到了黄江的巨大变化,希望我们能够从中寻找到更多的灵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李少君认为新时代的诗歌,应该催生新的美学典范,以人民为中心,高视野、大情怀、大境界,回望历史、面向未来。新诗歌需要新的意向,塑造形象为主的艺术,艺术以形象感人的,典型的形象才能深入人心,永久流传。
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陈玺:
用诗人的灵性呈现黄江魅力
陈玺介绍,东莞以前是个农业县,1988年改设地级市,在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征程中,东莞利用区位优势,建设成为国际制造业的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的板块里面,东莞的地理位置在广深中间,位置优越。在这里诞生了全国第一家外资企业,同时在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涌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家。
同时,东莞有作家第一村,涌现了长安文学现象等等,陈玺希望诗人作家在黄江采风过程中,从经济、社会、管理、人文底蕴、环境等方面,感受一下黄江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山区的小村、小镇发展到全国百强名镇的过程,用诗人的灵性,将它的魅力呈现出来。
黄江镇党委书记叶锦锐:
文化建设投资小回报大
叶锦锐在交流中表示,在黄江举办这次高规格的创作采风活动,是一场文化的盛宴,必将为黄江注入新的精神动力。这次采风主题“诗意黄江”的定位非常好。自古以来,诗歌都处于文学金字塔的顶端,文化建设投资小回报大,今后黄江将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他希望作家们能走进黄江、走进基层,感受黄江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感受黄江的经济建设成就和日新月异的社会风貌,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以文学作品集中展示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黄江,为黄江经济社会发展加油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