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文明网
您的位置:中国文明网首页 > 镇街动态 > 文明播报
打造“绿美东莞”2.0!东莞全力“备考”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23日 来源:东莞文明网 字体:[][][] [关闭]

  每到周末,位于东莞东城街道的黄旗山南麓香遇走廊就成了亲子出游的网红打卡点。一眼望不到头的绿道,辅以鱼塘、花径、山道、驿站等休闲娱乐区,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活动空间,也提升了中心城区的环境品质。

  用绿色去编织宜居幸福生活,是群众共同的期盼。近年来,建立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东莞以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将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摆在突出地位,全力推进绿林地建设,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空间格局不断拓展,一幅“城在绿中、路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现代生态都市画卷徐徐铺开。

  持续性建绿

  建成区绿地率达42.17%

  谈起东莞,人们熟知的是“世界工厂”,实际上,“绿水青山”才是它的本来面貌。

  早在2008年,东莞就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并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殊荣,在生态环境建设领域崭露头角。以此为基础,十多年来,东莞向绿而行的脚步并没有停歇,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进行城市规划开发建设,并于2019年启动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进一步满足广大市民对城市绿地和回归大自然的渴望。

  何谓“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它是园林城市建设的升级版,是目前我国城市品质建设的最高标准,更是一个城市的现代化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东莞坚持持续性、高标准建绿,绿色“版图”不断得到扩张。

  以绿地系统规划体系为基本依据,东莞按照规划的近期、中期、远期分期建设了各类绿地。在市一级层面,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东莞市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16-2035)》,并于2019年重新修订,结合城市“双修”、海绵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和我市城市结构空间调整提出的新要求,全面打造了布局清晰、功能完善的中心城区绿地系统。

  在松山湖,226公里的生态绿道系统串联起自然山水、生态公园、产业体系以及大学、研发机构等,成为连接城市绿色的“毛细血管”;在东城,黄旗南麓文体带绿道西起莞长路,东连黄旗南中央绿轴北端,串联起黄旗山公园、东城体育公园、儿童公园、横岭村、网球中心、中央绿轴等资源节点……城市绿道、生态廊道、自然岸线等的规划和建设,让绿色这抹底色一步步融入人们的生活。

  为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东莞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近年来,全市园林绿化建设投资指数都达到3%以上,各园区、镇(街)也严格执行不低于财政支出1%的要求确保园林绿化资金的投入。截至2022年,东莞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2.17%、绿化覆盖率达43.04%,建设成效明显,部分指标远超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要求。

  精细化提质

  移步即景正成为现实

  近年来,去到小区对面的口袋公园散步,成为了谢岗黄先生生活中的一项“小确幸”。“这里不仅有绿道、美景,还有座椅、健身器材等便民服务设施,是一个放松身心的好去处,走几步就到了,像逛自家花园一样方便!”

  和黄先生有一样感受的市民不在少数。不仅仅局限于建绿,近年来,为改变“有绿无景”的粗犷式城市管理,东莞也在持续推进“东莞大道绿脉提升”“千景绣东莞”“口袋公园”等精细化品质提升项目建设,使得广大市民“转角遇到美”的愿景一步步照进现实。

  “300米见绿、500米进园”,这是推进城市绿化的要求,寸土寸金的东莞,可供建设公园的土地已经捉襟见肘,如何将现有的空间实现利用最大化?从2019年开始,东莞便从闲置荒地、脏乱边角入手,实施了“千景绣东莞”工程,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建设或升级改造1000个街头小景,形成“一园一特色,一景一故事”“一千个小景、一千个故事”的城市格调。

  从2021年开始,东莞又开始全面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围绕居民区周边建设的黄江镇北岸古榕树口袋公园、具有岭南文化气息的茶山镇京山口袋公园、以全龄友好型为主题的洪梅镇水乡中心口袋公园……一块块原先的脏乱差闲置地经过一番改造,变身成为一个个市民家门口的精致小公园,建立起公园网络体系,在我市公园城市建设进程中迈出了重要步伐。

  在彰显城市内涵上“做文章”,东莞还十分注重在景中融入特色元素。意识到乡土树种对城市居民的健康、环境的美化、管养的经济、体现城市特征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东莞很早就在新建绿地、改建绿地等园林工程项目上积极推广乡土适生植物。近3年来,东莞市新建、改建绿地总面积约921074.25平方米,其中应用乡土适生植物的绿地面积占比高达97%。

  通过实施一系列品质提升工程,人们欣喜地看到:以绿色为基调、以彩色为特色的绿化景观装点着城市街头;松湖烟雨、龙湾湿地、香遇走廊等精心镌刻着东莞符号的城市公园,让游园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的柔美窗口,不断提升着老百姓对东莞市生活品质的认可度和家园归属感。截至目前,东莞已建设彩色林项目168个、街头小景1178个、口袋公园超150个,村(社区)公园普及率已达95%。

  从“推窗见绿”到“出门进园”,公园真正融入了民众的日常生活。

  修复式护绿

  人人争当生态守护者

  如果说,园林绿化是一座城市的保护“外衣”,那么,生态环境就是一座城市的内生韧性所在。相比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虽只有二字之差,却更考验着一座城市生态环境的养与护。

  面对摆在面前的这道“必答题”,东莞积极顺应自然规律,坚持不懈地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了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相交融。

  结合湿地公园建设,东莞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先后制订并出台了《东莞市湿地公园建设财政补助实施方案》《东莞市湿地保护规划(2021-2025年)》等政策文件,划定了湿地红线范围,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力度,持续推进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切入点,东莞还积极推动河涌整治修复,全面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并按照“一镇一方案”“一河一策”的思路,对全市污染河涌进行综合整治,不断提升河涌水质,改善河流水生态环境。

  近三年来,通过湿地公园建设以及森林公园、水源的保护建设,东莞湿地保护体系构建初见成效,更为野生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安全环境。东莞生态园燕岭湿地、谢岗银瓶嘴自然保护区等湿地,目前已成为野生生物特别是鸟类重要的栖息繁衍场所,每年吸引大批鸟类前来寄居,当中不乏黑脸琵鹭、白肩雕,黄嘴白鹭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根据普查和民间观察,2021年我市鸟类种类达278种。

   令人欣喜的是,在东莞践行爱绿护绿理念的过程中,还能常常看见普通民众参与的身影。每到周末,自然体验、植物辨识、观蝶观鸟等自然教育活动被搬到各大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走进自然并保护自然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每到植树节或其他重要节点,东莞的众多山包上汇集了义务植树的队伍,挥锹铲土、培土浇水,以一棵棵迎风而立的树木锁住沙土、汇入森林,构筑起坚实的绿色屏障。

  目前,对照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东莞自评得分达90分以上,并将于2023年迎来国检。“双万”新征程上,东莞将继续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补齐短板,突出地域特色,动员全民参与,确保高质量完成创建目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来源:东莞+记者 张雨倩)

 

责任编辑:李 达燊
回到顶部
相关报道
热点新闻
> 更多
·东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重要回信精神
·东莞新一线城市形象不断凸显
·东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做实做强
·东莞:推动千万人口与城市共生共荣
·文明东莞再添新誉!
·市民热情参与文明立法问卷调查
·东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
主题活动
更多>>
文明播报
> 更多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作品征集展示
·东莞推进企业员工文明共享计划有真招、实招、好招
·凌晨跳河救起一对情侣,东莞又一位救人英雄现身
·文明家庭|陈键钊家庭:传递友善,捐献造血干细胞帮助他人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助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他们为企业员工文明共享计划点赞!
·东莞“95后”小伙捐造血干细胞救7岁重症患儿
·东莞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文明实践活动
镇街动态
> 更多
·友善东莞 文明共享|沙田企业文明联盟助力防疫
·焕然一新!虎门小捷滘农贸市场升级改造
·东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走进厚街
·南城开展农贸市场文明创建“回头看”督查行动
·大朗:朗豪儿童公园全面完工 将成为休闲“打卡”好去处
·长安:坚持佩戴口罩,“罩”顾好自己
·沙田:邮政快递车化身流动“防疫宣传车”
·寮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走进基层
地方文明网站
中央文明办主办 东莞市文明办承办 东莞时间网制作维护
备案号:京ICP备06033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