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文明网
您的位置:中国文明网首页 > 图片头条
勇担使命 守正创新 东莞不断推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23年12月06日 来源:东莞文明网 字体:[][][] [关闭]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指引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在举旗定向、正本清源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中展现新气象、迈向新征程。

  今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东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工作部署,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大局,以文化强市建设为抓手,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大潮起珠江,文化兴莞邑。文化是东莞的“根”和“魂”,迈步在新征程上的莞邑儿女,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只争朝夕,正在奋力书写文化强市新篇章。

  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今年11月7日,茶山南社古村,东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专题宣讲如期举行,现场座无虚席。8名一线宣讲员紧扣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和自身实际,讲述美丽乡村、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精彩故事。

  思想之旗引领新的征程,理论之光照亮前进道路。东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关键少数”带头和全体党员覆盖并举,建立起完善服务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六个一”工作模式。2023年指导协调组织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近2000场次,列席旁听100余场次,推动理论学习见实见效,学以致用推动高质量发展。

  从滨海湾畔到银屏山麓,从楼宇广场到公园绿道,从企业车间到田间地头,从文明实践中心(站、点)到池塘边、榕树下,党的“好声音”响彻东莞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激励千万东莞人干事创业最嘹亮的主旋律。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等主题,全市共开展专题宣讲和镇街巡讲400余场,线上线下受众60余万人次。截至2023年11月底,东莞共举办“莞邑百姓宣讲”活动2000余场,线下听众超50万人次,线上总触达超500万人次,数据背后折射的是学习热潮涌动莞邑大地。或“说、唱、讲、演”,或用娓娓道来的小故事,市镇村三级莞邑百姓宣讲员深入港口码头、园区企业、科研单位等开展生动讲述,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理论宣讲,让市民群众能够听得懂、喜欢听,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高擎真理火炬,方能洞见前路。东莞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和阐释,聚焦“七个着力”重要要求,扎实开展“五学联动”,深化宣传宣讲,强化研究阐释,深入学习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主流舆论奏响东莞发展强音

  今年1月30日,东莞市高规格召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擂响奋进催征的金鼓,努力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展现东莞担当、作出东莞贡献。聚焦“新春第一会”,在莞媒体精心策划,“报、台、网、微、端”一体联动,连续刊播评论言论、深度报道和新媒体产品,通过多介质、全方位、立体化传播,让大会精神传遍莞邑大地、深入千家万户。

  近年来,东莞深入实施主旋律弘扬工程,持续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不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舆论,坚持用好声音唱响主旋律、正能量澎湃大流量,汇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围绕国家、省的决策部署以及全市重点工作,东莞精心组织开展重大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协调各级主流新闻媒体、网络媒体深入东莞调研采访,东莞形象频频亮相媒体大屏小屏,“双万东莞”的精彩故事和好声音传得更远、更广、更响亮。

  据不完全统计,中央、省、市媒体持续关注东莞,近年来平均每年推出正面宣传报道超1万篇,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发挥了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积极作用。《经济日报》推出的《东莞豪迈》系列报道实现了4.5亿次现象级传播,《人民日报》报道东莞在开展主题教育中创新设立“健康副厂长”,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关注“环卫工与民警双向奔赴的善意”。

  在各级主流媒体的共同发力下,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稳增长促发展、绿美东莞生态建设、文化强市等系列宣传出新出彩;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南方先进光源等大科学装置平台及创新载体的新变化、新动向备受关注;冬奥会、世界杯、大运会上“东莞制造”屡屡“出圈”;“厂BA”成为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

  立足全媒体时代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的深刻变化,东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中,东莞主流媒体步稳蹄疾迈出坚实步伐。“3+3+32”东莞融媒集群更加成熟,“东莞+”客户端装机量达600万,“知东莞”客户端装机量达570余万,“东莞发布”微信号粉丝超200万,全市媒体融合之路越走越宽广。东莞广播电视台《我是一名驻港女兵》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是全省地级市媒体入选二等奖以上的唯一获奖作品;东莞日报社在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荣获中国经济新闻奖;石碣镇《龙舟说唱》获评2023年夏季全国县级融媒体优秀作品。

  文化强市凝聚千万人精神力量

  文化兴则城市兴,文化强则城市强。

  今年3月,一场高规格的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大会在东莞召开,大会提出实施文化强市“1+8”政策体系,建设“十大文体设施”、打造“十大文化品牌”、实施“四馆一剧院一空间”(411)高品质文化供给工程。

  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建设稳步推进,东莞市博物馆新馆破土动工,中国举重博物馆即将投入试运营,30个以“·莞”命名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崭新亮相……文化强市“施工图”正在变成“实景图”,以高水平文化设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莞邑文脉,源远流长;千年沉淀,历久弥新。

  只有赓续莞邑文脉,找回东莞人的集体记忆,才能助力提升东莞文化自信。东莞推动“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亮相中国美术馆,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2022年“中秋可园”实景秀吸引500万海内外网友在线观看,今年“黄旗山中秋奇妙夜”让千万人沉浸式体验东莞传统文化魅力;推动东莞记忆首开区开工建设,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艺术赋能文旅,擦亮东莞品牌。东莞文旅产业的吸引力正在与日俱升——大湾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东莞)采购会,吸引近900家文旅单位、文创机构、文化装备制造企业参展;“潮流东莞·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成功入选首届全国群众文化品牌优秀案例;今年“五一”“十一”期间,东莞跻身全国十大最热出行目的地、跻身全国消费TOP5城市,这些都成为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蒸蒸日上。荣获全国唯一的“中国潮玩之都”荣誉称号,潮玩产业加速崛起;第十三届动漫博览会和第五届(广东)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各项数据创历史新高。作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东莞推动版权赋能文化产业,获得“2020年度中国版权最佳版权实践奖”和“最佳创意产品奖”、2022 年度十大作品著作权人等荣誉。

  绽放新时代的文艺风采!东莞广大文艺工作者用心用情讴歌人民、抒写时代,一大批文艺精品在东莞大地百花齐放。

  12月2日,音乐剧《东莞东》在东莞玉兰大剧院举行全国首演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和高度评价。该剧是东莞联合开心麻花团队打造的重磅文艺作品,展现了改革开放时代浪潮下“人”与“城”的共同成长和变迁。

  以《东莞东》为代表的一大批精品力作涌现,标志着东莞文艺正在迎来自己“高光时刻”。

  去年,《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中国就是中国》《只要祖国需要》三部作品获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今年,东莞继续推动长篇小说《特殊使命》、报告文学《源动力——中国散裂中子源》等文艺精品项目建设;“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入选省委宣传部重点项目;驻村作家丁燕的“工厂三部曲”《工厂女孩》《工厂男孩》《工厂爱情》由中国工人出版社正式出版。

  文化已成为东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明新风浸润莞邑大地

  精神力量催人奋进,文明新风浸润莞邑。

  东莞是一座拥有千万人口的城市,这里的建设者来自五湖四海,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严重倒挂。如何让外来人口享受更多的城市发展红利,推动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激发“东莞是我家”的家园意识——东莞深入实施企业员工和出租屋 两个“文明共享计划”,评选发布“友善企业”,策划开展“文明共享”百场公益课堂,2023年以来,开展企业思政课960多场,组织文体惠企活动近2200次,累计覆盖规上企业近千家、出租屋5.3万栋,派发租住锦囊近9.8万份,让广大非户籍人口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营造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东莞创新开展“城市之光”致敬传播活动。警察节、国际妇女节、劳动节、“520”、环卫工人节……一场场温馨有爱的致敬活动,让外来人口深刻感受到“友善东莞”的城市温度。

  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东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出炉,以文明立法引领城市文明;全市共建成镇街(园区)文明实践中心33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596个,实现覆盖率100%,文明实践点1872个,形成“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塘厦镇《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精准服务农村打工者》入选第四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长安、麻涌、虎门、沙田、茶山、中堂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入选全省最美文明实践中心和实践站。

  “为铸‘国之重器’千里奔赴莞城,立志科技报国,逾十载初心不改……”今年2月,“中国散裂中子源团队”被授予南粤楷模称号。

  2023年,东莞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举办“东莞好人”“道德模范”“最美系列”“岗位学雷锋标兵”“学雷锋示范点”“诚信之星”等各类典型选树活动,10名东莞“道德模范”,12名“广东好人”,和1名“中国好人”为东莞文明增光添彩,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一个个有光的名字,在东莞大地交相辉映,引领千万人向上向善,将“友善东莞”融入到“双万东莞”的发展血脉中。

  “双万”城市新形象有效传播

  作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内湾”的重要节点城市,东莞主动担当,以大湾区城市形象助力国家形象建构,为中国塑造起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四个大国形象”贡献力量。全方位衔接海外优秀传播资源,通过主场举办、积极参与高规格的会议、赛事,推动“每天绽放新精彩”的城市形象走向海内外。

  11月,在莞举办的2023海外华文媒体合作组织年会吸引了全球五大洲31个国家和地区的73家海外华文传媒主要负责人100余人参会。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主席李大宏表示,“海外华文媒体合作组织的伙伴一起聚焦大湾区、聚焦东莞,直观感受大湾区活力,通过国际传播,让海外受众和国际友人们生动感受到大湾区的无限生机与广阔前景。”

  5月,人民日报社属《中国城市报》社发布的2022全国城市品牌十大创新案例,东莞榜上有名。6月,“龙腾大湾区”大湾区龙舟邀请赛收获超5亿次的“传播票房”,在海内外引发一波中华龙舟文化热潮。11月,东莞作为全国地级市唯一代表受邀参加清华大学国家形象论坛作主题演讲,在全国重点智库平台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东莞实践,东莞城市形象不断“出圈”。12月,东莞参与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向与会的来自世界101个国家和地区的197家主流媒体、智库、政府机构、驻华使领馆以及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展示推介城市形象。

  东莞持续擦亮四张城市名片,向海内外传播精彩故事。提炼“觉醒之门 英雄之地”传播口号,推动中国文联2023年“百花迎春”活动选景虎门海战旧址,总阅读量达3.6亿次,推动“近代史开篇地”城市名片在海内外广为传播。

  创新提出“有一种制造美学叫东莞”城市产业IP,结合世界服装大会、世界家具产业集群大会、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等国际产业盛会融合传播,突出展示“东莞制造”的产品之美、工艺之美、设计之美、品质之美,刷新“国际制造名城”城市名片,在全球产业界引发强烈反响。

  举办“潮流东莞·生态露营节”、市民摄影周暨影像莞之夜、咖啡文化节等高品质潮流文化活动,凸显“潮流东莞”形象的时尚表达。

  上线“篮球东莞”系列短视频账号,强化输出东莞篮球城市标签,已获得累计播放量2亿+,全平台粉丝超100万,“篮球城市”引世人瞩目。

  九万里风鹏正举,举目起壮志。

  新征程上,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网络强市,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责任编辑:李 达燊
回到顶部
相关报道
热点新闻
> 更多
·东莞这座城,凭啥跻身“超大”?
·东莞40位道德模范候选人出炉!快来为他们点赞
·“友善东莞”标识正式发布!
·共筑千万人口的文明家园——广东东莞市以文明共享推动大规模流动人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比小孩还难哄!塘厦这群街坊值得点赞……
·东莞中学生志愿服务怎么做?看这篇就够了!
·房伟昆、黄贵华,你们救人的样子真帅!
·塘厦镇重点打造20条社区文明示范路!
主题活动
更多>>
文明播报
> 更多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作品征集展示
·致敬好人!第三季度“广东好人”名单发布,东莞6人上榜
·厚植爱国情怀,东莞各镇街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宣讲活动
·“小分类”撬动微治理,东莞乡村靓起来!
·中央宣传部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大会
·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 李书磊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与世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李书磊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启动
镇街动态
> 更多
·樟木头镇开展“文明养宠 共建和谐家园”主题活动
·让“有碍”变“有爱” 寮步祁伯家变了样
·塘厦一八旬老人在路上哭泣,路人及时相助
·出租屋变身“星级家园”!让美丽宜居家园的梦想触手可及
·东莞市望牛墩镇:把婚俗文化公园打造成温情爆满的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东莞沙田:这里的文明品牌有点“潮”
·黄江:向善“镇能量”彰显城市文明之美
·道滘:党建引领聚合力,垃圾分类我先行!
地方文明网站
中央文明办主办 东莞市文明办承办 东莞时间网制作维护
备案号:京ICP备06033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