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文明网
您的位置:中国文明网首页 > 镇街动态 > 文明播报
以品质文化赋能文教合作,东莞路在何方?
发表时间:2022年02月28日 来源:东莞文明网 字体:[][][] [关闭]

  春节刚结束,鸦片战争博物馆便打响下沉工作“第一枪”,为青少年提供公益性禁毒活动定制服务,走出去、送上门,用“流动博物馆”打通提升青少年素养提升“最后一公里”。

  而这,正与近期国家文旅工作精神不谋而合。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通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教育厅(局)、文物局进一步整合文旅资源、文物资源,面向青少年开展文化教育,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

  用文旅资源、文物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是东莞早有考量且已经行动之事。站在“双万”新起点上,这项工作如何持续发力,是正在建设“品质文化之都”的东莞需要进一步思考的。

  “双减”之下,“双万”之后

  利用好文旅资源为何重要?

  为何面向的是青少年?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言而喻。作为“双减”元年的2021年,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工作在全国各地贯彻落实,“双减”之后的素质教育成为热门话题。半年间,面向青少年的素质拓展、公益活动四处开花,护航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为青少年素质教育提供多重选择的责任落到了社会各方的肩上。

  2022年初,东莞宣布迈上“双万”新起点。五年来,东莞新增常住人口超过220万人,正式跨入千万人口特大城市行列。

  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让东莞青少年数量也水涨船高。据统计,东莞市7-24岁的青少年有近120万人次。

  提升青少年的精神素养,是东莞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关乎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的大事,也是东莞想要未来在现代化新征程中争先进位必须埋下的伏线。

  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一个必要的前提是挖掘和开发好文旅资源,而利用好文旅资源是“百利而无一害”一举,犹如打通“任督二脉”一般,融会贯通,为东莞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此前,党代会报告指出,东莞要全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要深入推进品质文化之都建设、积极推进国家历史文明名城建设、抓好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加强城市形象塑造和宣传,打造青春之城、活力之城、梦想之城、成长之城。

  而这一切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本土文化资源的沃土,文化资源、文物资源在其中的作用,似根基、似抓手,有四两拨千斤般的分量,是建设成特色鲜明、文化繁荣、近悦远来的大湾区高品质现代化都市的必行之策。

  近日,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召开,也让利用好文旅资源得到重视。此项工作,东莞有必要做到,也有能力做好。

  制造名城之下,莞邑文化之间

  东莞如何下好“先手棋”?

  从传统农业县发展成为国际制造业名城,东莞的品质文化其实是最容易被外界忽略的一张名片。

  《通知》中提及,要向青少年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历史悠久的东莞来说,此类优质资源不胜枚举,其中且不乏亮眼的金字招牌。

  作为广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东莞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曾被列为广东历史文化名城。“才”不外露的东莞,有着相当丰富且时间脉络清晰的文化资源。

  集岭南博物馆、画院、美术馆、园林于一身的可园曾有过张敬修、居巢居廉等名人的身影,开岭南画派之先河。

  田野之间,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卧虎藏龙”,以南社村为代表的明清古村落曾繁荣一时,现也成了研究明末清初建筑的“活的博物馆”。

  虎门沙角炮台和鸦片战争博物馆记录着我国的近代史开篇,写下过英雄好汉抗击侵略的悲壮一笔。

  抗日战争时期,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在东莞建立,东江纵队的故事和精神至今仍被莞邑大地铭记。

  改革开放之后,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延续至今,成为流淌在东莞人血液里的基因,篮球文化也成为东莞近年最亮眼的名片……

  赓续传承、保护利用是近年来东莞文化资源工作的主线。除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与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修建,东莞在利用优质文化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质上早早打出关键一招——文旅资源进校园结合“菜单式”选择。

  2018年,东莞开始推动“非遗进校园”,莞城龙形拳、莞城花灯制作技艺等传统文化进入小学校园,青少年在感受非遗文化的精彩时也学习了传承人背后的工匠精神。

  随后几年,优质文化不仅送进校园,甚至送到“家门口”甚至“全国”。

  东莞图书馆联同各镇街分馆,打造链接家庭阅读和书香社会的“我+书房”,推动青少年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面向大湾区和全国举办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红色精品展览,向青少年传递红色力量。

  同时,利用优秀文旅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也在东莞朝着体系化发展。

  2021年,东莞市文广旅体局和教育局携手制定了《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施方案》,“博物馆进校园”有了官方指引,为第二课堂保驾护航。

  而另一个显著的特征则是,文旅资源开始借助科技的力量,以定制化回应青少年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尝试新的下沉路径。

  文章开头所述的鸦片战争博物馆的系列活动中,定制化无疑是最大亮点,而其中不少的VR体验、H5游戏也牢牢把握住了青少年的喜好。

  可以说,在文教合作方面,东莞不但积淀丰富,也已先行先试。

  入校园之后,成体系之前

  东莞文教合作怎么做?

  行动在前,更要行之有效。

  有底蕴、起步早的东莞,要让品质文化赋能文教结合,仍有很多值得改善的空间,值得业界同仁深入思考。

  在《通知》中,关于如何利用好文旅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已有提纲挈领的指导方法:

  一是创新利用阵地服务资源,建设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有效服务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精神文化产品供给。

  二是推动优质服务进校园,开展文化进校园系列服务、支持学校课后服务、推动红色旅游资源进校园。

  三是推进“文教合作”机制,搭建“文教合作”平台、利用优秀典型示范引领。

  四是加强组织保障,强化组织领导、坚持正确导向、强化安全管理。

  显而易见,两大核心举措便是“建设教育实践基地”和“进校园”,成功的关键在于“文教合作”。

  以上举措,在东莞早有先行,但文旅资源进学校需要文旅部门和教育部门的通力合作,这就需要更加完善的机制,才能实现畅通无阻的配合。

  于东莞而言,深入实施馆校合作,需要加强协调,建立健全的协调机制,如出台《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施方案》一般,建立各类文旅资源青少年教育政策制度,在现有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机制,步入“深水区”。

  一方面,东莞文旅部门应加强资源挖掘开发,而教育部门则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审核把关,可以尝试为中小学利用文旅资源教育教学的制订目标和效果评价,由此推动文教合作稳步向好发展。

  另一方面,东莞可整合建设资源丰富、模式多样、管理健全的文化资源教育教学化平台,促进资源的流通共享。

  同样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各类措施常态化之日,莞邑青少年精神素养再提升指日可待。

  (来源:南方日报记者 马新杰 龚名扬)

责任编辑:李 达燊
回到顶部
相关报道
热点新闻
> 更多
·文明观察| 戴好口罩,一个都不能少!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要求
·东莞原创城市文明推广歌曲正式发布!
·东莞:共筑千万人口的文明家园
·广东聚力实施“六大工程” 奋力开创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贯彻落实文化强省建设大会精神|东莞文化界反响热烈:提升城市品质内涵,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2021广东网络文明大会在穗举行
·每个人都是一束光!每个你都了不起
主题活动
更多>>
文明播报
> 更多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作品征集展示
·文明观察| 戴好口罩,一个都不能少!
·东莞原创城市文明推广歌曲火出圈!来听听市民的心声
·新时代文明实践先行者!东莞好人志愿服务队硕果累累
·环卫工人家庭突遇变故陷困境 多方联动助力渡难关
·大件垃圾收运难题有望缓解!东莞将全力推动这两项工作融合
·天冷情暖!东莞各镇街志愿者开展暖心关爱行动
·东莞村(社区)停车规范管理指导意见发布
镇街动态
> 更多
·松山湖社区志愿者团队:众志成城,筑牢疫情防控“防护墙”
·推进垃圾分类全覆盖,南城街道准备这样干
·虎门旅港乡贤谭锦球捐款3000万港元助力香港抗疫
·松山湖举办2021年度“最美松湖人·奋斗之星”颁奖仪式
·御寒物资、暖心姜茶……东莞多个镇开展“送温暖”活动
·上卫视,登央视,万江小伙肩扛“万江醒狮”走向全国
·长安镇政务服务中心:让特殊群体享受便利服务
·清溪开展“文明积分进万家”全民行动,打造文明村镇“升级版”
地方文明网站
中央文明办主办 东莞市文明办承办 东莞时间网制作维护
备案号:京ICP备06033490号